台大國際商業營 11/25 20:00
好怕做錯決定!三個「決策偏誤」陷阱
・・・
眼看明天就是期末報告的繳交期限,五位同學圍成一桌積極地討論著。
「我覺得這裡應該分成外部和內部的因素。」哀哀一本正經地表示看法。
「那麼內部因素底下的分支可以有產品技術或……」嗶嗶接著說。
「我們何不單就公司獲利的角度切入呢?」國國推了推眼鏡。
「我也聽說上學期教授沒有規定要用這種模型耶……」桑桑附和。
「各位,已經討論一個小時了!教授說超過兩個小時就是無效的討論了,我待會還要去社課呢!」盈盈一臉慌慌張張。
「怎麼辦…好怕做錯決定啊…」五個人異口同聲地嘆氣。
決策的制定,不僅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要面對的課題,一個組織要有目標、要有行動力,決策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因此,決策者(通常也是管理者)該如何形成一個好的決策呢?在做決策的過程又該考量哪些問題呢?讓我們先從決策的發展邏輯說起。
古典的決策理論指出,人們傾向於做出理性化的決策,而決策過程通常依循下列六個步驟:
1. 界定決策問題(要面對什麼問題?)
2. 建立決策準則(要考慮哪些因素?)
3. 分配決策準則的權重
4. 列出可行方案
5. 評估可行方案(有沒有滿足先前的決策準則?)
6. 產生最佳方案
此外,這樣的決策包含三個前提:完整的資訊取得、充足的判斷能力、根據現況預測未來的能力。透過有邏輯的決策過程和理想的前提假設,我們從而做出最佳決策(optimal
decision)。
然而,我們不太可能達到所謂的最佳決策,滿意決策(satisficing decision)才符合實務上的常態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Simon告訴我們,人們只有受限理性(bounded rationality),因此,決策的過程往往帶有偏誤,從而影響決策的品質。
那麼,讓我們來認識以下三種常見的決策偏誤:
一、先驗性假設偏誤
由於過往成功的經驗,導致決策者對於事情產生強烈的信仰或內在假設,因此,決策者往往把過去的經驗假設套用在下一個決策過程。比方說,當我們看到過去優良的業績表現多來自生產線的外包,在往後不同的事件當中,就先入為主地把外包當作企業成功的先驗性假設,進而忽略其他可能的因素。
二、代表性偏誤
決策者以少數樣本產生的結果,作為整體決策判斷的代表,也就是以偏概全。例如,我們看到許多公司設立海外據點,以利產品銷往更大的市場,就會建立擴大市場規模與企業成功的關聯性,然而若本身是中小型企業,或許穩定的獲利能力,讓投資人更有信心,才是現階段的目標。
三、承諾續擴偏誤
決策者發現決策結果不如預期,卻傾向於對這樣的決策增加更多的承諾,投入更多的資源,導致更大的負面效果。舉例來說,一家公司對於新產品的投資,雖然新產品有開發上的困難,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,卻還是不斷地供給資金,也就是所謂的愈陷愈深。
那麼,我們該如何減少決策偏差的發生呢?
通常組織會採取團體決策的方式,透過組織成員的集思廣益,並從較深較廣的看法當中取得共識,進而制定更完整的決策,以提升決策的可信度。
當我們了解如何解決可能的決策偏差,下次在做決策的時候,不妨想想自己是否掉入「決策偏誤」的陷阱,在未來做出真正的最佳決策哦!
・・・